追打詹姆斯,围堵尤班克斯,制造大规模冲突,这些事件将一个名字推到了公众的视线中——以赛亚·斯图尔特。他曾经是全美第一高中生,如今却以另一种形象让人们重新认识他。在他面前,格林仿佛成了一个乖巧的小学生。那么,斯图尔特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变得如此呢?
从外表看,斯图尔特似乎符合“恶汉”的形象,他的外表显得有些笨拙,似乎不太聪明。然而,事实上他却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他的父亲德拉,一个来自牙买加的移民,在1976年牙买加经济危机时为了生存,凭借出色的游泳技能偷渡到美国。初到佛罗里达的德拉,只能从事繁重的农场劳动,虽然收入微薄,但他每天都充满热情地工作。他认真听从雇主的安排,从不偷懒,因此赢得了雇主的尊重和友谊。在雇主的帮助下,德拉得以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工作,并逐渐在纽约扎根,建立起自己的家业。
![]()
斯图尔特继承了父亲的勤奋精神。他在篮球这条路上始终保持着初心,坚持每日训练计划。他为了练习一个简单的背身勾手动作,会反复练习上百次。这种毅力和努力使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他在高中时成为校队主力,并连续两年在当地篮球界独领风骚。当他转学到篮球名校拉卢米埃尔高中时,更是如鱼得水。
在加盟拉卢米埃尔高中的首个赛季,斯图尔特就带领球队在全国的排名中取得了第5的好成绩。他的最后一个赛季更是以场均19.5分和12个篮板的优异表现,帮助球队打出了30胜1负的惊人战绩。他的统治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终荣获奈-史密斯最佳高中生奖。
然而,斯图尔特的篮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选择了华盛顿大学,因为这里的教练迈克-霍普金斯是他的伯乐和推荐他进入U17国家队的人。在伯乐的指导下,斯图尔特在NBA选秀前交出了场均17分、8.8个篮板和2.1次盖帽的出色成绩单。但遗憾的是,尽管他个人数据优秀,但他的球队——华盛顿大学却只赢下了10场比赛。这也影响了他的选秀行情,最终他在第16顺位才被选中。
进入NBA后,斯图尔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内线球员,他的身高只有2.03米。在NCAA或AAU的赛场,他能用力量去碾压对手,但到了NBA,当力量无法形成优势时,他便难以有所作为。再加上缺乏投射能力,他在NBA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然而,斯图尔特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尝试增加体重、改进技术并重新定位自己。他意识到要在这个时代立足,就必须成为一个作风强硬的重型内线球员。于是他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防守和篮板球上同时也不忘给自己树立“硬汉”、“恶汉”的人设标签来吸引关注就像格林和狄龙一样通过制造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件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比如追打詹姆斯、围堵尤班克斯等引发冲突的事件虽然让他付出了禁赛和被警方调查的代价但他的社媒粉丝和球衣销量却因此大增这也证明了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球员他找到了对抗小球时代的办法找到了在这个联盟生存的道路那么就坚持走下去吧。
如今斯图尔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在这个联盟中立足尽管他的路并不平坦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证明了一个道理: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