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6日,中国篮球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篮协裁委会解读CBA总决赛前四场执裁情况》一文。此文在赛季2024-2025的CBA总决赛即将迎来第五场比赛之际,为提高裁判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与展望。
首先,裁判委员会对前四场比赛的执裁情况进行了回顾。总体来说,裁判团队的执裁尺度相对统一,对比赛走势的整体把控也相对到位,有效地确保了比赛的平稳有序进行。尤其是在对限制无球移动、非法用手以及对骗取犯规行为的判罚上,尺度把握的一致性更是体现了裁判的专业性。这种以规则为核心的执裁逻辑不仅准确地传递了国际篮联的精神内涵,也为后续CBA联赛的执裁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对培养本土球员的良好攻防习惯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然而,裁判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在第二场比赛中,裁判的判罚次数较多,其中部分为轻微的接触判罚。但值得称赞的是,在下半场及后续的比赛中,裁判员及时调整策略,大大提高了比赛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同时,委员会也指出了第三场比赛启动走步的漏判情况以及第四场出现的双哨问题,并强调了这些都是未来工作中需要避免的。
对于裁判员的执裁质量评价,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员委员会采用国际篮联标准进行综合打分和评价。这包括比赛控制、判罚、规则及规则解释执行情况、裁判法、团队合作以及赛场形象等六个维度。评价标准不仅关注正判率或错漏判情况,更看重裁判在判罚尺度和比赛流畅性之间寻找平衡的能力,以及在必要时通过判罚来维护比赛秩序的职责。
在总决赛的前四场比赛中,全场宣判质量有所起伏,但整体而言,与半决赛相比,总决赛的执裁在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裁判更加注重明显的违犯行为,强调了无球区的限制移动、死球状态下的执裁重要性以及附加动作的判罚。在技术动作判罚上,对非法用手、骗取犯规等动作的判罚标准得到了统一。
关于启用外籍裁判的意义,首先是他们对于国际篮联规则的深刻理解和执裁体系的生动演绎,这既保证了赛事的公平公正和流畅进行,也为CBA联赛的执裁提供了实际的参考范本。此外,这也为中国裁判员提供了与外籍裁判员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有助于规范球员的习惯性动作,使其更好地适应国际比赛规则。
对于未来的裁判工作,中国篮球协会将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以符合国际篮联标准为目标。外籍裁判的执裁实践是国际篮联执裁体系与标准的生动体现。中国篮协将制定更加完善的精英裁判培养计划,主动对接国际篮联的最新规定体系,积极推荐优秀裁判参与国际赛事的执裁工作,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在即将到来的第五场总决赛中,仍将有来自土耳其、印尼等国的外籍裁判与中国裁判共同执裁。虽然原计划中包含的韩国裁判因本国联赛尚未结束而无法参与,但中国篮球协会仍将继续努力,为球迷们呈现一场公平、公正、精彩的比赛。